有一回,我在某學校演講,結束以後,主持人

過來跟我說:

  「成寒老師,您的腦子裡是不是有什麼迴路,

可以轉啊轉,旁徵博引,最後又繞回原點......」


  承蒙他看得起我,說出上述這段話來。


  我想到自己因為智商不高,常常反應太慢,常

在事情過後才恍然大悟而有所苦惱。居然還會有人

覺得我腦筋不壞,真有點奇蹟!


  我所以能記得許多內容,是因為我從來不「死背


  我要談的是,從小到大,我自己的讀書法是

採用所謂的「交叉式學習」,而台灣人普遍的學習法

是「直線式學習」。這讓我在國中、高中時期非常

痛苦,一堂課都不想聽,每天到學校睜眼做白日夢。


  我在學校的學習,只有在台灣念小學,以及後來

到美國念大學、研究所是快樂的,其他時候,只能以

「索然無味」來形容。


  什麼叫做直線式?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本雜誌,

我不會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而是先挑有興趣的

內容看完,然後再看剩下的。

  又如成寒英語教材第一集〈詩與歌與舞〉,份量

很多,我一定是先聽聽,然後鎖定聽起來最順耳的先

念。但很多讀者,由於過去習慣直線式學習,他們總

是從〈瑪麗有隻小羊〉開始。


  反過來說,有人第一集念一些,就跳到第二集,

然後又跳第三集,結果念得亂七八糟。這不是「交叉

式學習」,而叫漫無章法胡亂學,只有天才才可以這

樣做。


  什麼是「交叉式學習」?

  我常常說:交叉學習,觸類旁通。

  如同一本散文集,本來就可以跳來跳去看的。不一

定要從第一頁開始。但只要鎖定了哪一篇,你就要把它

看完,而不是看幾行,沒耐心,又跳到另一篇,這樣反

而浪費時間。就算沒什麼興趣,我會仔細看完一篇,然

後再也不看它,而不是沒看完一篇,造成以後又要重看,

結果更浪費時間。(這也是有些讀者的毛病,虎頭蛇尾,

教材一直在打轉)


  換言之,長篇小說或推理故事,一定要從頭看起。

因為必須上下文連貫,脈絡才能清晰可尋。尤其是推理

故事,若先看了後面答案,再看前面部分就失去意義了。


  以前國中時期的歷史地理,我都是拿滿分,到現在

還記得一清二楚,但我已經幾十年沒碰過那個課本。在

講座上,我常跟讀者講:這個在國中的歷史或地理課本

上有提到。可惜,大部分人都不記得了。


  過去,歷史老師、英文老師一個字一個字,一行一

行照本宣科,我完全聽不下去。尤其歷史,為什麼一定

要從古代「直線式」的學到現代?我是以一個事件為

學習單位,同時把那個事件周圍的脈絡摸索清楚,如同

學英文,上下文的脈絡,divide and conquer,整個

事件便了然於心。我是用理解的,而不是一句句一行行

死背下來。


  直線式學習,容易淪於枯燥。

  理解的,可以記得很久,死背的,考完就忘了。


  我完全不死背,應用在學英文上,就是 cross reference.

  單字從上下文脈絡,不是光查字典就夠了。字典的字義

是死的,但經過上下文推,你真正理解了,再挑下來背,

這個單字就可以記得很牢。先聽十遍再看,也是在訓練上下文

的快速的理解力。


  在美國受教育,重視的是 cross reference 的工夫,

爬梳資料,讓脈絡(context)更清楚明瞭。


  昨天有讀者念到第三集,問我某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覺得,應該怎麼做比較好?


  首先,從上下文推一推,推不出來,就先擱一邊,過陣子

再回來推看看。

  但最快速的方法就是 cross reference.

  上 google 打出關鍵的那幾個字,在不同的文章裡出現,

快速閱讀完許多篇,就可以推出來了。


  有位媽媽把小孩送去念私立國中,該校的外籍老師要求

學生背英英解釋,害學生背得死去活來,這種做法是非常可笑

也非常可怕。有意義的做法是,學生對這個單字在這篇文章裡

融會貫通,然後自己用適當的英文表達出意思來,但絕對不能

死背。最好的方式是不要考英英解釋,而是叫學生用簡單的

英文描述。


  另外,我也不贊成整本書死背。你可以挑一些段落背,

或背句子,以後可以信手拈來。但背一整本書有何用?古代

的人,因為沒有電腦,所以完全要靠自己的腦子。現在可以

隨時查電腦,所以只要我們熟悉其中的關鍵字或句子,隨時

劃一下手機就查到了,幹嘛要從頭背到尾。


  大前研一的新書中有提到這點。(雖然他書裡有些看法

我並不贊同,叫大家打電動,難道他不知道有些人沉迷電動

已到中毒的地步)


  「直線式學習」把腦筋變僵硬,缺乏創意;「交叉式

學習」,活學活用,創造更多的點子。

 
  讀書,不僅是怡情悅性,也是拿來用的。死讀書,只會

食古不化,變成了冬烘先生或老學究。


  國人,長期以來習慣「直線式學習」,因此看文章沒有

辦法連貫,無法跳躍式思考,一不一心就「斷章取義」。

人家明明寫的不是這意思,但看者隨便截取一句,就隨便

評斷,完全不理會前因後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成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