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為幾個貴婦團體演講,她們的年紀都比我大,白天

不上班,長期聽講座的經驗豐富。


  我相信,有些人不一定喜歡我的形式,因為她們已聽了

十幾二十年的國學和西洋藝術,尤其是學者專家的課,想必

吸收了極為深厚的專業知識。


  而成寒講座的特色是:「安於淺近。」用語淺白易懂,

內容貼近生活。


  我認為,不管是藝術、建築或文學,除非是傳學院派

人士,打算寫論文者,才會刻意鑽研它的理論和技巧;對

一般人來說,就是純欣賞,自然發自心靈的衷情和喜愛就

夠了。


  在我的認知裡,藝術、建築或文學,多少要融入生活,

而非遙不可及,曲高和寡。


  例如我講英詩講座〈詩與電影派對〉,絕不給它曲高

和寡,說那些虛無縹渺的話。我講英詩,就是要讓聽眾

一次就懂,而且從中體驗英詩的樂趣,然後自己願意再

深入去接觸它。我講英詩的目的,就是要聽眾很快喜歡

上英詩,而不是聽得霧煞煞,從此討厭英詩。


  我講藝術和建築也一樣,老實說,我本身沒主修過

藝術和建築,既不畫也不會蓋房子,所以我當然不會講

太技術的細節,反而偏重作品美感及藝術家的人文背景,

並且可以應用在英語溝通上,培養深度國際觀。


  聽完我的講座,你可能還是不會畫畫,也不會蓋

房子,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去欣賞美的事物,對不對?而且

我總是把任何講座帶到旅行,任何我講的內容,你都可以

前去造訪,靠近欣賞它,那不就很「貼近生活」嗎?連

當地的吃喝玩樂,我都會一併介紹呢!讓藝術和文學真正

落實於生活當中。


  成寒講座是知識性、趣味性、旅遊性及文化性。


  其中比較相熟的貴婦打電話給我。


  她說,這些年來聽了這麼多年的講座,多半是已經

死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名家,她們比較欠缺的是現代

藝術方面的主題。她覺得我剛好彌補了這一面的不足。

我聽了頗感欣慰。雖然講的不是很好,但起碼我講的是

別人沒講的,再怎麼說,都是我個人的欣賞角度及體驗,

沒有模仿或抄襲別人。(成寒永遠都是自己的創意,從來

不抄別人。)


  那貴婦透露一件事,坊間有些美學課程的講師,他們

可能都細聽過當今著名美學大師的講座CD,然後代換

一丁點內容,就上台講了。可是,對常聽演講的這些太太們,

她們一聽就知道這內容頗為雷同,有些遣詞用字完全一模

一樣,明顯有抄襲之嫌。



  我跟她說:成寒講座的所有資料都是我自己閱讀英文

專籍及紀錄片,加上實地觀察(field trip)而來,因此,

遣辭用字都是用我自己講的話,用語「淺白易懂」,百分

之百沒有抄台灣任何名家的話。講白一點,所有的內容,

我都是用英文去解讀的。


  那貴婦突然想到了什麼,說:「我明白了,為什麼現代

主題較少人講,因為那些內容目前中譯本較少,於是英文

理解力較差的講師便少了參考資料。」




〈成寒講座〉報名辦法:
 
http://www.wretch.cc/blog/chenhen/2689827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成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