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水深火熱的一週,因為進入繳交各課程
舉辦晚會的自然科學博物館門口
Project Assignment期中報告的高峰期;關於Project Assignment,
其實是自己覺得瑞典一個很值得分享的學習方法,但由於目前
尚在摸索與體驗的階段,等本學期結束有了完整心得,屆時
再向大家介紹。
雖然忙碌,卻仍舊禁不住好奇的參加歌德堡市政府教育局
為當地所舉辦的國際自然科學嘉年華—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Festival Gothenburg,透過參加這樣一場活動,讓我見識到
這個地廣人稀的國度(土地時台灣的十倍大,人口卻只有
台灣約1/3),期許自我成為國際高等技術重要一員的企圖
與野心。
正式活動的前一晚,舉辦單位在世中心最大的一間自然
科學博物晚安排一場晚會。這場晚會的主要定位在於串聯
當地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每年這個晚會,會有許多各國
在此地研究或就學的朋友共襄盛舉;更特別的,舉辦單位歡迎
全家出席。凡是12歲以下的孩童參加,不僅跟大人一樣可以享受
美味餐點,還有小孩專屬冰淇淋及玩偶一隻。以自己來說,這場
晚會最具價值的,在於餐點後館內所安排的定點專人解說,讓
所有參與者可免費藉此機會參觀博物館,且聆聽深度的解說。
自己當然是興奮的利用這個絕佳機會免費的參觀了博物館。
依自己的淺見,如果僅用字面上「嘉年華」對待,或許低估了
這場活動的深度與廣度。實際上,這是一個為期四天的會議行程,
教育局邀請市內的所有高等學術單位或者是研究機構,共同推薦
值得邀請的講者名單,安排了整整四天散佈於市內各地適合舉辦
會議的地點進行演講。凡是對於演講主題有興趣的人士,不限國籍
身分年齡,均可自行前往公告地點聆聽。演講的場次從上午八點至
晚上九點,每日均至少有30-40場的約略1~2.5小時不等的演講在各地
進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於非全英文演講,因此有些題目雖然
有興趣,卻因為語言的障礙只好作罷。
時間有限,白天上課,晚上須利用一定的時間準備課業,因此
只有挑選其中的幾場參加,大部分都僅能含淚放棄;但是,自己
認為這是一場相當成功的活動。首先,由於是一場歡迎大眾參加的
活動,因為演講者雖為專業人士,主題也都是相當先進的議題,但
在聆聽觀眾的考量下,每位講者均卯出全力讓演講生動活潑且淺顯
易懂,聽眾便能有理想的學習效果及參與敢。此外,由於合作單位
來自市內所有學術單位及研究機構,因此提供民眾一窺專業殿堂的
機會;自己不免俗的則趁此良機進行市內旅遊。
最後,雖然活動中心主題是「綠色科技」,實際上,考慮參加者
來自各種領域,演講涵蓋主題是包羅萬象,因此不論興趣為何,想必
均可挑到感興趣的演講場次。
瑞典的晚上九點鐘,天還是亮著。
圖中的摩天輪,看起來小小地,卻是北歐最大的摩天輪唷!
印象中,台灣似乎很少見這樣的會議。透過此次的參與,自己
淺見認為舉辦這樣的會議能有如下幾項優點:
1. 推廣科普教育—透過舉辦全民性的活動,增加一般人對於
專業知識的瞭解,而成為有深度及內涵的常識。這次聆聽
的演講,好幾場都看見中小學年紀的學童,看他們因聽到
有趣的內容嘰嘰喳喳的和父母討論,想必這場演講悄悄的
點燃他們學習的火種吧!
2. 提供學者交流平台—由於主題涉及各色各樣的專業知識,
自然而然吸引在這個市內相關的研究學者參與。會議中
多半是一般性的討論,卻經常見到會後專業人士相聚深入
討論的景象。自己這次因為是毫無準備臨時參與活動,
主要還是只有找貌似學生的人靠近,但也很幸運的因為
如此,遇上了一樣在同所學校就讀PhD的同學,緩慢但
逐步增加交友圈中。
3. 提高外國人士在當地研究的滿足感—活動前一晚的晚會,
由於是特別邀請當地的國際研究人員、學生參與,因此和
當晚認識的國際朋友討論時,大家都會因為在這樣一場活動
感覺受到重視,而滿足於來到此地。其實,如同自己現在
寫下這篇小記一般,無形中幫歌德堡進行絕佳的宣傳。
未來若能被賦予機會舉辦活動,希望自己也能舉辦一場如此次
一般深具意義與價值的—嘉年華 。
參加完晚會後離開會場雖是晚上九點,因此地緯度高,天還亮亮的!
請看更多〈Hedy 瑞典手記〉:
http://chenhen2013.pixnet.net/blog/category/3061973
從北一女數理資優班、台大書卷獎到瑞典之路:
http://chenhen2013.pixnet.net/blog/post/26814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