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先生往生了,享壽八十。
成寒這輩子的採訪經驗唯一回,採訪對象即漢寶德先生。
自從小二開始會閱讀報紙以來,成寒每天
最大的消遣就是東看西看,習慣至今未改。
漢先生以「也行」的筆名,長期在聯合報撰寫
專欄,成寒從小二開始看,是忠心耿耿的讀者。
何其幸運,多年前,承蒙聯合報副刊主任陳義芝
之邀,前往漢寶德的住所採訪他本人......
前幾年,宗教博物館展出一座萊特的建築模型,
漢先生欽定成寒主講。何其榮幸,在這麼多建築專家
可挑選之下,漢先生竟然選中成寒。
漢先生是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台中科博館創館人、
台南藝術大學創校人,宗教博物館館長。哈佛建築碩士。
漢先生形容自己:「不是聰明人,遇事反應很慢。
我的長處就是把事情做到底,不完成絕不罷休。」
漢先生是成寒的 role model, 漢先生上述這段話,
也是成寒終生奉行的座右銘。
這篇文章談的是漢寶德先生的閱讀經驗。
採訪時間:八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日下午二時
訪問地點:台北市仁愛路漢寶德寓所
*正式採訪前,與漢先生閒話家常,剛好有人打電話來。
是台積電人事部門通知他兒子已被錄取了,不過後來他好像沒去台積電。
據我所知,漢先生的一兒一女都留在美國。
*漢先生人風度翩翩,講話有條有理,做這個採訪輕鬆極了,
我回家根據錄音帶花了三小時打字,就直接寄給聯合報副刊,
因為漢先生的每一句話幾乎都像寫文章,不必特別整理和修改。
*有意思的一件事,當時漢先生無意間,在我面前感嘆道:
過去幾十年來,他出版了數十本著作,居然沒有一本書有再版過,
所以他對出書有些兒意興闌跚......沒想到,這幾年,
漢先生的人氣愈來愈旺,而今反而成了暢銷書作家,
幾乎每本書都上了排行榜,成為各家出版社爭相搶的對象......
----------------------------------------------
〈遨遊建築天地間--漢寶德的閱讀經驗〉
「我記得很清楚,彷彿突然開了竅,發現自己會讀書了
--讀的不只是書本上的一個個句子,一對對像火車車廂的
音節,而是真正的一本書。」這段話是電影 <愛情的盡頭>
(The End of the Affair)原著作者,曾經提名十七次諾貝爾文
學獎,卻始終擦肩而過的英國作家葛雷姆.葛林(Graham
Greene,電影〔愛情的盡頭 The End of Affair,即改編自他的
原著〕)形容閱讀帶給他的那份怦然心動,又驚又喜的心情
。同樣的感覺,也曾在我們每一個人初嘗閱讀滋味時映現。
安珀颱風裙尾輕輕拂過台灣北部,帶來風狂雨驟,選在
這天午后來到台南藝術學院校長漢寶德陳設素簡、卻不失優
雅的寓所,室內的寧靜與窗外的風雨,恰成強烈對比。
午后寂靜的氛圍,喚起意識底層,早已式微的回憶。一
派溫儒、言談間不時流露謙沖的漢寶德,自稱是鄉下人,來
自山東。小時候正逢抗戰,日子百無聊賴,天天想出去外面
玩,但家裡不允許,而弟弟小他四歲,也跟他玩不起來,別
無選擇之下,只能以看書當消遣啦!漢寶德已不大記得自己
究竟從何時起初嘗閱讀的滋味,但可確定的是那時已經上了
小學,有一天從姑姑房裡悄悄摸出一本小說《說唐演義》,
內容看得不十分懂,因為有些字還不認識,但大致上仍能曉
得大意。那陣子除了教科書外,他看的多半是白話小說。若
早生個幾年的話,家人或許會要他念古書、背古書,但那時
已不時興這套了。
時局動盪,大人們打來打去,孩子們則成天浸淫在閱讀
的天地裡,時間彷彿靜止了,哪管外界高枝低枝風,千葉萬
葉聲。
在老家,漢寶德在《三國演義》、《水滸傳》消磨了不
少光陰,一方面也是除了這些書沒別的可看。共產黨來了,
東逃西躲,怕被抓了去,家人遂把小學四年級的漢寶德托付
給一跑單幫的帶到青島,上一所基督教小學,從此天天早禱
晚禱,讀聖經,禮拜天作禮拜。有陣子不大看小說,除了聖
經故事。
上了初中,舉凡當時流行的小說如左派文人老舍《駱駝
祥子》、魯迅《阿Q正傳》等,這些台灣解嚴前的禁書,少
年漢寶德皆看得饒有興味。不過只是純粹看故事而已,未必
能完全掌握作者的意念,尤其壓根兒沒有想到政治意識,遑
論它左不左派呢,只覺得情節人物鋪排不及舊小說熱鬧,與
自身生活也不十分貼切。
小說看多了,心裡不免起了疑問:「這小說是編的吧?
」漢寶德有點著迷於小說的魅力,小小心靈忽發奇想,將來
自己也來寫一本小說吧。
大陸風雲變色之際,年方十五的漢寶德跟隨家人來到澎
湖,進入馬公中學念書。學校圖書館藏書雖不豐,倒有不少
大陸商務圖書館印行的叢書,幾年下來,所有藏書幾乎被他
讀遍了。高二時為了入黨,他特地借出《三民主義》仔細研
讀,大概很少人會為了參加國民黨,自修革命理論罷,而這
時漢寶德已經開始有些自己的看法,很有一番抱負,並認真
去思考當下社會問題。沒想到無心插柳,看多了這類思想性
,作文便「言之有物」,國文老師每每給他九十九高分 。
感性的東西他雖也不排斥,但相較之下,看得並不算多。
漢寶德回顧當年,自稱缺少點「靈性」,比較晚熟,不
曾有過談戀愛的衝動,不像其他高二、三同學常常「為賦新
詞強說愁」。
等到報考大學時,原本志願填寫文科的他,卻臨時起意
改考工科。那年頭從澎湖來一趟台灣不容易,供他臨時住宿
的叔叔好言相勸:「你不想想家裡多辛苦,拼拼湊湊供你念
書,換成是別人家,早就叫你輟學做工去了。念文科有什麼
出息,難不成大學畢業後還要家裡養你嗎?」
叔叔一席話,說得他滿心慚愧,一念之間就改志願為建
築。當然選擇建築並非毫無緣由。中學時代,一位老師曾經
在課堂上提到,有一種工科不太像工科,與土木工程接近,
但不必老在外頭跑來跑去,風吹日曬,做測量等等。他想,
那就建築好了。轉志願倒不難,反正在馬公中學沒什麼甲
丙組或乙丁組之分。放榜後,漢寶德與另一位鄭姓同學同時
考取成大前身台南工學院建築系。
建築系新鮮人第一年卻讓他倆吃足了苦頭。當時的設備
簡陋,哪像今天有了電腦輔助設計(CAD),任何圖只要下
幾個指令就可以畫好;九O年代的「虛擬實境」不僅進入三
度空間,甚至縮短了建築在想像與真實間的差距。可當年不
同,建築系學生每天忙著把鉛筆尖削得很細,在畫一道磚牆
線的當兒,鉛筆尖同時要跟著轉,不然會畫得粗細不均,畫
歪了也不行。一年下來,光是繪圖一科就把他們搞得痛不欲
生。鄭同學當下繳械投降,轉到台大念外文系。漢寶德好不
容易混過大一,即因肺病休學了一年。那時家裡窮,又已經
白白耽擱了一年,實在沒有本錢重頭再來,只好認命,從此
走上了建築這條不歸路。
在澎湖家中養病期間,閒得發慌,漢寶德以讀西洋翻譯
小說打發時光,且借來許多英文建築書,靠查字典,居然也
能讀得下去。父母親儘管手頭拮据,竟也捨得為他訂一份英
文雙周刊,風格有點像《星期六晚郵報》(Saturday Evening
Post),前部分是新聞及文化,後部分是小說,從閱讀中領
略不一樣的美國文化。同時他也參加一個「寫作函授班」,
寫小說、詩,交的作業博得函授老師大大激賞,曾勸他改念
文學算了。務實的他,一想到家裡的經濟狀況,不加考慮便
打消了念頭。
「若是如此,台灣多了個文學家,建築界就少了個優秀學
者。」陪我一道去的建中國文老師葉紅媛說。
病癒重返校園的漢寶德,抓到書就看,沒有特別計畫。
文學書多少也涉獵一點,但對本行建築更投注無限時間和精
力,看遍了當年台南美新處和成大圖書館的建築書。他猶記
得美新處收藏最多的是建築大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的作品專集。以一個大學生不算太好的英文程度,漢寶德憑
藉的是無比的耐心和毅力,每一本原文書到他手上,一個個
字查下去,一個個字讀下去,直到看懂了為止。
漢寶德說自己並不是特別愛看書,但揹負著傳統中國人
的包袱和使命感,有一股 Drive(原動力),逼得自己每天
總要做點什麼,讀點什麼,心底才會覺得踏實。他倒羨慕今
天的年輕人可以理直氣壯享受人生,沒有罪惡感。一方面也
因手頭緊,眼看著同學們去烏山頭或風景名勝郊遊,漢寶德
只能留在學校裡看書,也不交女朋友,連想都沒想過。
當年成大建築系以清華基金訂的雜誌如《建築論壇》
(Architectural Forum)、 《建築紀事》(Architecture Record)
,最後一篇往往是建築評論,漢寶德不只精讀且做筆記,甚
至動手翻譯。驀然回首,他覺得自己念建築真是入對了行,
以他橫向思考的方式,喜歡觸類旁通,而不愛鑽研單一問題
,的確適合讀建築。
「讀而優,則編和寫」,大四漢寶德便與同學合辦了全
台灣唯一的建築刊物《百葉窗》,意思是:漏一點縫,有點
光線透進來,照亮了建築學界。他們找建築師虞曰鎮作財力
上的支援,而漢寶德及其他編輯寫編都不拿錢。後來出版的
《建築的精神向度》一書前幾篇,即錄自《百葉窗》時代。
留校做三年助教期間,他又念了不少建築史方面的書籍
,探究建築背景後數不完的來歷和典故,肇因於海軍機校開
了一建築班,請成大建築系支援「西洋建築史」,由漢寶德
主講。他努力整理了共三十萬字的筆記,深深體認到建築的
思考並不僅限於建築,且延伸至藝術、文化和社會。他說自
己不像萊特那樣天生記性好,過目不忘。就因為記不得,看
了就忘記,所以只好整理和記下來,筆記可說是他閱讀的精
華。
「快速讀」便是那時養成的閱讀習慣,下過標點的《二
十五史》,他一溜煙就看完一遍,不精讀的原因,是反正看
了就忘。倒是把所有將來可能參考的資料夾起來,作記號,
等查閱時可以很快找到。
離開成大,漢寶德來到東海大學建築系當講師,認識了
多位國外請來的老師,便燃起了到海外深造的念頭。東海是
當時台灣學術界的窗口,可以看到國外是怎麼一回事。他在
東海任教三年,辦了《建築》雙月刊。等拿到普林斯頓全額
獎學金才出國,當然他一走,雜誌也就停擺了。
有趣的是,當漢寶德人在國內時,從美新處探索國外的
各類藝術,但一直到人在美國才真正認識了中國藝術。在哈
佛作研究期間,因 Fogger Museum 離設計學院很近,所以
天天到那兒報到,也在那兒認識了一位美籍中國藝術史教授
的女祕書蕭中行,後來成為他的妻子。漢寶德只要抓到空閒,
穿過一條街,一塊草地就到了。大把時間投注在館內收藏豐
富的中國藝術典籍,尤其大陸的許多出版品,都是以前在台
灣看不到的。一直到現在寫文章,他仍不時參考當年那些筆
記,寫下如《斗拱起源與發展》、《明清建築二論》,如今
這兩本著作受到大陸建築界普遍採用。
過去台灣的建築系課程龐雜無章,規定學生必須修結構
、空調或計算鋼筋的方法,樣樣學,結果樣樣無法精通,反
而比不上結構工程師算得又快又好。待漢寶德回國接掌東海
大學建築系系主任,便大事改革,譬如要求學生動手做建築
模型,並刪掉許多不必要的課程。他強調,建築師不是工匠
,而建築是人文現象,行為科學,重視居住環境。建築一定
要與其他因素結合,如工藝、藝術、人文等。
東海期間漢寶德又辦了一份賠錢的雙月刊《境與象》,
由他主持的漢光事務所作財務後盾。特色主要不在介紹建築
,而是介紹建築觀念。如同二十世紀四大師萊特、葛羅培斯
(Walter Gropius)、柯比意 or 柯布(Le Corbusier)以及密斯
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等所以被稱為大師,他們的貢獻
不只在建築設計上,也在他們提出前所未見的建築理念。現
任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夏鑄九等人都曾經參與《境與
象》編輯作業。可惜,這份雜誌在漢寶德到美國教書一年,
就無疾而終了。
同樣的,他辦的景象出版社計畫出一系列建築方面的書
,可是找不到人寫,到最後只剩他一個人寫和譯,畢竟建築
書不太可能暢銷賺大錢。景象前後出了十四本書,其中有十
本是漢寶德的著作或譯作。漢寶德一九七五年在《文明的躍
升》譯序裡提到,他翻譯書,是逼自己精讀一點自己喜歡的
東西,然後把自己在智識大海裡揀來的這一點東西,與國內
本行的朋友們共賞。多年來,他陸續譯出《美國建築的新方
向》、《路易士.康:當代建築大師》、《雕刻的藝術》,
也撰寫《物象與心境:中國的園林》.........等等共四十餘本,
可謂著作等身。尤其在二、三十年前,國內的建築專書極其
有限,透過漢寶德的引介,豐富了建築學界的知識領域。無
怪乎過去建築界曾流傳這樣一句話:「漢先生的一小步,建
築界的一大步。」
從東海大學建築系到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如今一手創
辦台南藝術學院,從校園規畫、建築設計到教學內容,將理
論付諸於實務,是他畢生心血的結晶。台南藝術學院可說是
漢寶德建築教育的實際體現。
張潮《幽夢影》曰:「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案頭
之文章。」對漢寶德來說,建築也是地上的文章。二個半鐘
頭的訪談匆匆流逝,室外風停雨歇,看來颱風已然遠颺,在
黃昏裡看仍在淌水的風景,不禁思及:你可以不讀詩,也可
以不看表演或不欣賞名畫,但你不可能看不到建築。漢寶德
從自身閱讀建築的經驗累積,進而延伸至譯書、寫書和教書
,多年來為貧瘠的台灣建築學界帶來新的視野和宏觀,讓我
們升起信心,當新一代建築人眼光放得更遠,我們未來的生
活環境也將愈趨完美。
--*本文收入聯經出版公司《閱讀之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