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哈瑪斯攻擊以色列,
起點是位於一處 kibbutz 附近的音樂會。
台灣各大媒體都用「音譯」,
維基百科亦然。
我認為音譯是不對的。
如果英文全用音譯的,
那就好笑了。
pig 音譯:皮革
皮革 leather 音譯: 列勒
......
所以,
名詞小寫,一定是有意義的名詞:意譯
名詞大寫,通常是地名或人名:音譯
kibbutz, 用意譯:集體農場。
不僅意思正確,
翻譯時也不需要再另外括號解說,
多此一舉。
kibbutz 源於1909年,至今已超過百年度,
大家集體耕作,
收入,大家一起分,
開銷,大家一起攤。
有好處也有壞處理。
壞處是大家一起吃大鍋飯,
有些人就不努力了。
我去的這一家集體農場,
在耶路撒冷附近。
實際上已不再正式運作,
周末還有老師帶學生來參觀
戶外教學(最後一張圖)。
造訪日:2018年4月
以色列、巴勒斯坦:
http://chenhen2013.pixnet.net/blog/post/462697781
〈教材精讀 + 英文閱讀寫作 + Oral Presentation〉:http://chenhen2013.pixnet.net/blog/post/397095319
一年英語精讀計畫(限成年人):
成寒英語教材:
http://chenhen2013.pixnet.net/blog/post/288240074
唸〈成寒英語教材〉,托福、多益 TOEIC 考高分成績榜 & 他們的學習歷程:
http://chenhen2013.pixnet.net/blog/post/275932070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