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位家長傳信給我:
「非常感謝老師硬起來規定每天要傳功課給您,
之前,女兒一直突破不了的閱讀,終於考過了。」
她上了四年課,才考過英檢〈初級〉,
雖然可賀,但進步有點慢。
這要怪我,不諳人性。
我們的課,家長都一起上,
也跟著一起學習,全程看得見。
於是我把小孩的每日功課全權交給家長負責,
因而產生了一個問題。
家長對孩子學習的認知有很大程度的差異。
英文學習,是細水長流。
不是考前臨時抱佛腳,考後忘光光。
所以家長的拿捏很重要。
上課到現在,約七年多,其中有放疫情假及併班假,
僅僅一間教室,一間老師,平均每個月上三堂課而已,
成績還算輝煌(至2025年元月初,共有四百多張成績單)。
學生大部分都很厲害,連多益滿分都大有人在。
我到後來才意識到,
大部分學習成功的學生背後有偉大的父母,
他們因自身是醫生或台大學士碩士博士,
以前自己認真念書的模式也搬到成寒教室來,
所以他們的小孩都進步很快。
小二就考過英檢〈初級〉,小三過〈中級〉,
小四過〈中高〉,小五〈多益〉945分。
至於其他家長,認真的大有人在,
而且我發現,對老師越敬重的家長,小孩表現越好;
或是反過來,小孩表現越好,家長對老師越敬重。
但得過且過的也有,有些家長不願意「關注」小孩,
或小孩本身實在太難搞,家長沒耐心,
通常上一段時間後就走了。
成寒直到五個多月前(2024.7月底),
才硬規定家長要嚴格執行每日的功課。
可惜的是,有些〈補破網〉(國中以後才來上課者)的孩子,
家長真的叫不動,只好放他們「自由」。
但從去年八月來的插班生,
我有要求看學校成績,
果然不一樣。
這些平常就很關注孩子功課的父母,
孩子在學校表現優異,
只是家長不知道怎麼關切英文。
直到來成寒教室上課,
我教家長如何一步一步幫助孩子,
而且絕對要不停的「關注」!
現在真的進步更快了,
小孩一旦進步大,他對英文就會越來越有興趣。
家長說得一點也沒錯,
做老師的,一定要「硬起來」。
而不用功的,絕對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