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媽媽跟我說:「我的小孩沒什麼機會講英語!」
這位媽媽的話令我非常困惑,她的孩子從小到現在,
這麼多年都念所謂「全美語」幼稚園、「雙語」國小,
為什麼會「沒什麼機會」講英語?他們不是天天都見到
外籍老師嗎?
所以,他們在家又請了一位外籍老師當家教。
台北現在流行一種補習班,專門為私校學生補英語,
我家附近的一家補習班跑馬燈上寫著:招收復興、薇閣、
康橋的學生。我進去問,他們說所謂的「國際班」,很多
學生來補英文和數學、科學......等科目,然而,這些課本
上的數學並不難,他們是敗在數學是用英文寫的,就變得
有點難了。
我想起我在美國念大學,必修一門 college algebra,
看英文寫的數學課本,對我來說,比看中文寫的數學課本
容易多了。
不過我還是不解,為什麼雙語國小的學生會「沒什麼
機會講英語」?
依我自己的經歷,這輩子從來沒有花過錢跟人說英語。
我以前見過的老外只有路上遇到的摩門教傳教士,我發現,
當我完全聽得懂人家說的話,加上本身的字彙量、句子量
夠多,很輕易就能吐出英語來。只要 input 夠多,隨時想
要 output, 輕而易舉。
我認為「沒什麼機會說英語」,最大的原因是因為:
很多小孩雖然砸大錢,但其實沒什麼機會聽「正常英語」,
光靠老外一對一,自己都沒有想過,大部分的老外都是配合
你的程度在說話。
另一原因是:同學都沒在講英語。但,也怕有些大膽
的同學自己會發明英語,其他同學跟著學「壞」了。有讀者
跟我分享,稻草人 scarecrow, 有人不會也敢講 straw man.
這些英語,只有台灣人自己聽得懂。